close



他緩緩走進打擊區,揮舞那著名的鐘擺式
怪異姿勢。在下一顆如電光火石般快速球來臨
之前,他已經在身體側邊築起一道牆。因為這
道牆的存在,任何賽揚獎巨投都不敢輕侮他,
他的「打擊之神」美譽也從此揚名天下……。
  
拜天才打者鈴木一朗之賜,今年美國職棒
大聯盟開打前夕,我終於了解:原來,每一位
頂尖的大聯盟打者,身前都有一道看不見的牆。
說起來不可思議,每當夕陽即將西沈,牆邊還會
出現長長的倒影。
  
然而,這座矗立在打擊區與投手丘之間的堅
固城牆,永遠只留給準備好的人。ICHIRO用他
的一生建構這座堡壘,至今依然兢兢業業、絲毫
不敢鬆懈。在場邊觀戰的我們呢?要到什麼時候
,我們才能築起這座獨一無二、只屬於自己的入
世城牆?


   ●「打擊之神」的痛苦與迷惘
   「為了迎接開幕戰及接下來漫長的球季,我
有個穩定自己打擊能力的步驟,也就是在自己身
體的右側建立一道牆,這個步驟對打者來說是最
重要,也是最辛苦的……
  
(所謂的『牆』)簡單來說,就是將打擊姿
勢穩穩地固定下來。左打者的我,在面向投手身
體右半邊,築起一道想像中的牆,如果能穩穩建
立起這道看不見的牆面,打擊姿勢就不會搖擺不
定,可以把球打到左邊、右邊、甚至是正中間。」
──「ICHIRO on ICHIRO鈴木一朗訪談全記錄」

   鈴木一朗打破心防的這番深刻剖析,表面上是
在談棒球,其實是在談生命態度,甚至是帶有禪意
的哲理。更精確地說,這是ICHIRO首度自己揭密,
毫無保留分享「打擊之神」只能意會、無法言傳的
武功心法與棒球熱情。

   事實上,ICHIRO蟬聯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七屆
打擊王的過程中,內心充滿痛苦與迷惘。根據主人翁
現身說法,從一九九五年到九八年,他都是在很苦的
狀態下獲得打擊王。「雖然旁人都稱讚我的打擊能力
很好,其實有好幾次,我都已經跌到絕望的深淵,只
靠著對自我的嚴格要求才達成這樣的數字。」

   當採訪者詢問「您的打擊王豈不是靠一半的實力
就達成了?」鈴木一朗很直率(當然,也會被認為很
自負)地回答:「就是因為這樣才難過啊!我甚至在
心理吶喊:自己的實力絕不僅於此,為什麼只做得到
這樣呢?」
  

這個問題的答案,鈴木一朗自己不說,沒有人
會知道。


   原來,已經拿下好幾屆打擊王的ICHIRO,直到
一九九九年四月出戰西武隊時,才在打擊的一瞬間,
找到一直在尋找的節奏和身體的動作。他把自己想像
中的打擊姿勢,跟打出那記二壘方向滾地球的實際打
擊姿勢重疊在一起,結果,套用ICHIRO的說法:「在
我的棒球人生中第一次找到了明確的答案」。


   一個早已被球評、球迷推崇為「打擊之神」,
長期戰功彪炳的天才打者,對自己的表現竟然如此
不滿,進入打擊區時的心情居然如此沮喪。這種高
度自我要求、極端完美主義,恐怕只能用「非人也」
三個字做為註腳。


   遲至一九九九年才找到自我的鈴木一朗,在二○
○○年日本野球機構等單位舉辦的
「二十世紀
最佳九人」票選中,榮膺日本職棒史上最佳外野手(
排名居後的是松井秀喜、張本勳、山本浩二、福本豐
、大下弘等名將;史上最佳投手是江夏豐,最佳一壘
手、三壘手則分別是王貞治與長島茂雄)。
  
當所有投票者事後了解,這位「史上最佳外野手
」其實只發揮了一半實力時,心中不知作何感想?


   ●大聯盟打者的城牆
   ICHIRO身前這道牆,令人不禁想起金庸「天龍
八部」裡少林寺掃地僧那道牆。任憑蕭峰武功蓋世,
面對掃地僧身前那道看不見的牆,降龍十八掌不是石
沈大海,就是引來更大的後座力。

   因為這道牆的存在,我們終於領略,為何在專家
眼中,打擊才是棒球運動中最細膩、複雜、艱難,技
巧性也最高的技藝。

   走進打擊區,從這道牆望向投手丘,眼前景象豁
然開朗:當投手在兩好球後丟出一顆進壘點刁鑽無比
的外角滑球,你只能倚著這道牆儘量把球打出界外,
躲過三振繼續存活,等待下一顆失投球的到來;而當
一壘有跑者,教練下達打跑戰術時,你必須臨機應變
,沿著這道牆將來球技巧性推向守方空檔,避免淪為
雙殺打罪魁禍首……

   總而言之,建立這座安身立命的城堡後,無論是
「火箭人」克萊門斯塞過來的直逼一○○哩快速球、
控球大師「瘋狗」麥道斯的邊邊角角變速球,或是魏
克菲爾慢到不行卻變化莫測的蝴蝶球、「平成怪物」
松坂大輔極度銳利的外角滑球,你都能夠從容篤定、
棒隨意轉,讓揮空棒的機率降到最低,緊緊抓住稍縱
即逝的致命一擊。

   提到致命一擊,日前美國「運動新聞」編輯群票
選「致勝一擊最佳人選」,最受青睞的兩大王牌人選
是:紅雀隊「強打少年」普侯斯、紅襪隊「老爹」歐
提茲。有些意外但又不太驚訝的是,一朗並未名列前
茅。
  
這是不是代表普侯斯、歐提茲建構的城牆,遠比
ICHIRO的城牆更為堅固厚實,所有來球都逃不過他們
的巨棒?這可能是合理的懷疑,但我不會做出這樣的結
論。

  我相信,每位大聯盟優秀打者前方的城牆,都有其
適才適性、無法複製的特殊工法及戰鬥威力。普侯斯
、歐提茲打造的牆,適合於九局下兩出局、致勝分在
二壘時扭轉乾坤,ICHIRO打造的牆,則適合成為站上
二壘的致勝分。每位頂尖打者的不同風格與視野,在
得分方式上雖有明顯差異,但在團隊貢獻與棒球美學
上則殊無二致。經過風吹雨打、烈日燒灼的長時間考
驗,每面牆都可能成為經典。

 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,千萬不要低估已經築好城牆的
鈴木一朗。二○○一年ESPN專欄作家狄波不信邪,
強調一朗若能贏得打擊王,他就去著名的時代廣場裸奔。
結果一朗不但拿下打擊王,更橫掃美聯MVP、新人王、
盜壘王、金手套獎、銀棒獎。狄波只好真的穿條短褲到時
代廣場兌現諾言。
  
如果狄波當時知道,鈴木一朗已經穩當砌好了這道牆
,他還敢大膽以裸奔相賭嗎?


   ●ICHIRO何去何從?
   身為日本職棒投打代表性人物,松坂大輔正展開大聯
盟首航,鈴木一朗的大聯盟生涯卻已面臨轉捩點。

   過去六年,鈴木一朗攻守俱佳、爐火純青的卓絕表現
,完全顛覆了大聯盟對於亞洲野手的刻板印象;在大聯盟
一昧追求長打的迷思中, ICHIRO的速度、創意、破壞力,
更為大聯盟球賽內容帶來革命性衝擊。他在日本職棒未能發
揮的另一半實力,終於在美國大聯盟盡情揮灑。

   然而,水手隊就只有在一朗加盟第一年發光發亮,此後
戰績一路滑落,過去三年皆在美聯西區排名墊底。對於求勝
意志旺盛的一朗來說,水手隊連年積弱不振,顯然已是無法
沈受之重。由於本季已是一朗與水手隊合約最後一年,他的
表現與動向已備受矚目。
  
其實,與松坂大輔早在甲子園時代就出人頭地相較之下
,鈴木一朗的棒球生涯充滿更多懸疑與坎坷。因為永遠努力
不懈、始終堅持自我,一朗的棒球天份才可能以這麼特殊的
方式徹底釋放,這是欣賞ICHIRO高超球技時的重要背景。
  
值得一提的是,一朗過去被媒體認為太過孤僻高傲,
他也以討厭與媒體打交道聞名。但他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中
真情流露,與監督王貞治合作奪冠,不但讓兩人聲望達到
頂點,更讓經典賽MVP松坂大輔留下這樣的評價:「那
段時間我見識到了他(鈴木一朗)的偉大、能力與責任心
,沒有人比他更讓投手覺得安心可靠」。
  
也因為如此,面對鈴木一朗何去何從,松坂大輔日前
強調「如果他能成為我隊友,那真是太好了」。松坂願望
若成真,明年洋基vs﹒紅襪的世仇對決將無比勁爆,屆時
王建民、松井秀喜就可能同場對決松坂大輔、鈴木一朗,
亞洲球迷必定大呼過癮,就不知老美做何感想了。
  
而我深信,無論ICHIRO在本季結束後落腳何方,
他身前這道看不見的牆,都將亦步亦趨、不離不棄,與
他的棒球人生緊密相依。
  
有了這道看不見的牆,我們終於能夠體會,棒球
場上追求完美的打者,究竟如何達到外界難以理解的
高遠境界。我們也終於懂得,生命中稍縱即逝的機會
,為什麼只留給那些準備好的人──因為他們早已築
好那座獨一無二,只有自己才能心領神會的堅固城牆。



※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 E7/人間副刊 2007/04/12
-- 編按: 洋基和紅襪都不用肖想Ichiro了,07 年明星賽後,西雅圖水手隊已經提前與 一朗續下一張五年9000萬美金的大合約 留Ichiro在西雅圖直到2012年,對07 年十月底將滿34歲的一朗而言,這幾乎 宣示了他將在西雅圖水手隊退休,成為 自2001年以後,水手隊12年來的傳奇 球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otzuchieh 的頭像
    chotzuchieh

    Iris&Anfernee

    chotzu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